农地制度变迁的机理与合约分析:生产队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8-08-17分类号:F321.1
【部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广州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摘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生产上的高能激励自农地制度变革以来一直被学界所推崇,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队制的低效率。为此,在否定以生产队制低效率作为农地制度变迁的解释的基础上,从发展战略转换、制度安排缺陷、农民信念及其他方面尝试性地探讨了推动生产队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迁的内在原因,并且从生产责任制形式、土地分配方式、期限结构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农业产出最大化演化的过程。相应地,伴随着农地制度变迁而来的是签约主体以及合约结构的变动,因此,从合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生产队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合约实施和劳动监督与计量上的差别,以及作为二者共同之处的合约模糊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税费合约的性质与形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生产队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制度变迁 激励 税费合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新型城乡关系研究”(17ZDA067)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