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郑州市典型产业用地效益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研究——基于181家企业的调查

2018-08-15分类号:F301.2

【作者】余娇  赵荣钦  侯丽朋  刘秉涛  张战平  李宇翔  杨青林  
【部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摘要】研究目的:从企业视角探讨用地效益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并提出低碳、集约的产业用地方式和发展模式。研究方法:基于郑州市2012—2015年181家典型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Tapio脱钩模型等方法分析不同产业用地效益和碳排放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1)产业用地效益水平整体不高且行业差异明显,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用地效益水平最低,烟草制品业用地效益水平最高;(2)大多数产业碳排放强度小于0.1 t/m2,且年际变化波动较小,碳排放强度最大的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最小的是汽车制造业;(3)不同产业用地效益和碳排放强度的相关性差异明显,且两者间的脱钩状态随时间波动较大,2012—2015年以扩张负脱钩和强脱钩为主。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产业为扩张负脱钩;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食品制造业等产业为强脱钩。研究结论:不同产业用地效益和碳排放强度的相关性和脱钩状态差异明显,建议未来应采取差别化的发展模式和策略,比如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产业应重点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食品制造业等产业则应重点通过土地集约利用降低碳排放强度。
【关键词】土地利用  用地效益  碳排放  典型产业  Tapio脱钩模型  郑州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YJCZH2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633);;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82300410103);;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17GGJS07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土地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