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两个葡萄杂交后代群体的白腐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2018-08-15分类号:S436.631.13

【作者】高宏艳  郭印山  苏凯  任志华  赵玉辉  刘镇东  李坤  郭修武  
【部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摘要】白腐病是严重危害葡萄生产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研究其抗性遗传机制对培育抗病葡萄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法,以欧亚种红地球与山葡萄双优杂交组合产生的149株后代群体和欧亚种霞多丽与山欧杂种北冰红杂交组合产生的130株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进行白腐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红地球与双优的杂交后代群体中,母本红地球的病情指数为50.79%,父本双优的病情指数为33.33%,后代群体中有53株比红地球病情指数大,有45株比父本双优病情指数小;在霞多丽与北冰红的杂交后代群体中,母本霞多丽的病情指数为51.85%,父本北冰红的病情指数为27.78%,后代群体中有76株比霞多丽病情指数大,有14株比北冰红病情指数小。2个试验群体的病情指数分布范围较广,变异系数分别为53.14%和35.36%。红地球与双优杂交群体超低亲率高达31.03%,子代病情指数平均值低于亲中值,说明欧亚种与山葡萄远缘杂交组合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霞多丽与北冰红群体超低亲率为11.67%,杂交后代群体抗性呈连续性正态分布,具有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特征,研究结果为今后深入开展葡萄抗白腐病分子遗传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在2个杂交后代群体中都分离出一定比例的高抗白腐病单株,为开展白腐病抗性葡萄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材料。
【关键词】葡萄  后代群体  白腐病  抗性鉴定  遗传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2021,31572085);;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基金项目(CARS-29-yc-6);; 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创新示范工程项目(LNKTP2016);;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18-013-0-35)
【所属期刊栏目】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