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吴越文化区为例
2018-08-15分类号:TU982.29
【部门】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摘要】以吴越文化区内国家首批公布的241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法,利用Arc GIS 10.2等软件探究吴越文化区内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吴越地区传统村落分布南多北少、西多东少,呈集聚分布,传统村落的高密度集聚区与热点区分布相似:(1)西部的皖南山区和西南部的浙南山地地区为高密度集聚区,其中黄山市歙县、黟县,丽水市松阳县及上饶市婺源县均为二阶热点区;(2)在文化亚区尺度上,新安文化亚区密度最大,越文化亚区分布数量最多;在聚落景观区尺度上,传统村落集中于皖南古徽州聚落景观区、浙中丘陵盆地聚落景观区和浙南中山聚落景观区;(3)地形、中心城市影响以及历史文化因素为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3个因素。
【关键词】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乡村振兴战略 影响因素 吴越文化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速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与优化研究”(41371170);;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对我国创新型人才教育的启示”(SDYC15041)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