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地区差异及形成机理
2018-08-15分类号:F299.23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认识和探讨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地区差异及其形成机理,对于引导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超效率DEA模型、重心模型、泰尔指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系统研究了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105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化格局、地区差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明显上升态势,其地理重心总体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迁移;在空间上,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均出现"中心-外围"空间分异格局;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泰尔指数表明地区差异显著,且东、中、西部地区出现"组内趋同而组间趋异"特点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受控于多种复杂因素,从长江经济带整体来看,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布的决定力最高;不同区域的主导因素存在显著差异,从东部、中部到西部,主导因素呈现出由区域自身条件及内在动力向外部要素转变的特征。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地区差异 形成机理 长江经济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77406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603288)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