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关联博弈、声誉积累与新创企业的破茧成蝶:观察民间金融经济功能的新视角

2018-08-14分类号:F279.2;F832

【作者】米运生  陈勋  杨天健  路晓蒙  
【部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摘要】作为创新创业重要主体和宏观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的新创中小企业,其融资来源主要依赖于民间金融。然而,有关民间金融的理论研究只承认它的外生性价值。本文针对新创企业动态演化不同阶段的信任异质性、围绕借款人的道德风险问题,构建声誉效应的信贷博弈模型,从初级储蓄者选择不同融资模式的条件及边界转换的动态角度,探索民间金融的内生性价值。研究表明:在种子期和成长期,民间金融借助熟人社会的关联博弈控制道德风险,为新创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随着借款人固定资产不断增加和市场声誉不断累积,新创企业出现了蝶蛹效应,从而具备了依靠陌生人社会的制度信任而转向间接融资模式的资信条件。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当家庭工商资产超过112万元时,其融资模式出现了转换。本文边际贡献是,在理论上对民间金融的内生性功能提供新的观察视角;在弥合两部门关系理论分歧的同时为民间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现象提供了一个逻辑与事实一致的微观解释。
【关键词】民间金融  关联博弈  新创企业  声誉  蝶蛹效应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产专用性、声誉效应与农村互联性贷款自我履约的机理研究”(批准号16AJY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村土地与相关要素市场培育与改革研究”(批准号7133300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工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