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现状与完善对策
2018-08-10分类号:F275;F832.51
【部门】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摘要】以2014~2016年上市公司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为统计样本,分别从整体层面和具体层面深挖由企业董事会自行确定并满足监管规则要求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现状。整体上,大多数上市公司能够使用规范的内控评价报告格式,并区分不同缺陷等级列示财报与非财报、定量与定性标准,但总体上定量标准披露情况好于定性标准披露情况。具体来看:在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度量方式上,普遍采用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中的项目构建评价指标,不同评价期间的评价指标基本保持一致,且普遍采用相对率标准作为定量标准临界值的设定方式;内控缺陷定量标准统计层面,定量标准临界值尽量在多个评价指标之间保持取值方式的一致性,且年度间差异性不大;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呈现出一定的行业差异性,同一评价期内不同行业间差异性明显,不同评价期间内行业差异性不大;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变更层面,变更后上市公司倾向于更为严格的缺陷认定标准,降低相对率标准的比率阈值,且不论是变更频率还是变更程度,财报标准变更均大于非财报标准。
【关键词】内控缺陷认定标准 财报标准 非财报标准 定量标准 内部控制评价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BGL162);; 湖北民族学院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MY2017Q011)
【所属期刊栏目】财会月刊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