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信贷与居民收入水平对经济发展影响差异性研究——基于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
2018-08-06分类号:F124.1;F126.2;F832.4
【部门】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商学院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需以需求为导向,不同区域的导向特征不同。基于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特点,建立PVAR模型对比研究消费信贷和居民工资收入水平对东、中、西三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消费信贷对于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均起到了正面作用,且在短期中呈现出比收入水平更为有效的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类型消费的发展,因地制宜的实施符合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信贷政策,设定适宜的消费信贷类型和价格水平。供给侧改革应与消费信贷相结合,沿循消费信贷的资金流向和导向,从而实现党十九大报告强调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培育中高端消费,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共同提升。
【关键词】消费信贷 居民收入 区域差异 PVAR模型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价格理论与实践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