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时空数据模型构建

2018-08-05分类号:G122

【作者】谈国新  张立龙  
【部门】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目的 /意义]非遗的产生、发展与传承都依附于特定的文化空间,借助文化空间中有形载体的时空及属性等特征,可以构建时空数据模型来表达非遗演化的整个过程,从而从整体上把握非遗的发展动态和规律,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方法/过程]在对非遗的文化空间进行时空特征分析、载体类型划分和时空表达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非遗文化空间的时空数据模型,并选取孝感雕花剪纸传承人作为分析对象,建立其传承信息的时空表达模型。[结果 /结论]该模型能够表达传承人时空信息的变化,以此建立的原型系统能动态回溯和检索传承人的时空信息,并提炼出对其发展有所影响的一些信息,有利于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其他非遗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  时空数据模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6JJD860009)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图书情报工作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