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问题研究——基于社会福利损失模型的实证分析
2018-08-03分类号:F323.7;F724.5
【部门】北京工商大学
【摘要】本文从社会福利效应视角,基于社会损失指数模型衡量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根据实证得出四个结论:一是谷物、软商品和林产品、油脂油料期货市场效率呈由低到高排序;二是多数期货品种在距离到期3-4个月时市场效率最高,价格信号最有效;三是超过3-4个月后,随着距到期时间增加,市场效率多呈下降趋势,但降幅减小;四是随上市年限延长,大豆和早籼稻期货市场效率有所改善,油脂油料期货市场效率较高且稳健。市场流动性水平、现货市场化程度、行业套期保值参与度及农产品期货1-5-9合约活跃影响着期货市场效率状况。
【关键词】农产品期货市场 市场效率 社会福利效应 社会损失模型 预测偏差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3YJC790097);; 北京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SZ201710011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JY135)
【所属期刊栏目】价格理论与实践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