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支付、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门槛效应分析
2018-08-01分类号:F812.45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理论、财政资金的"可替代效应"理论以及地方官员行为理论阐述了转移支付、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与地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规模和支出偏好的作用机理,并采用我国2007—2015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建立门槛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转移支付能够有效扩大地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规模,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单门槛效应,财政自给率高于门槛值,转移支付的促进效果有显著提高。第二,转移支付无法有效改善地方政府"重经济建设,轻公共服务"的支出偏好,但是在高财政自给能力下,地方政府支出偏好显现出向基本公共服务靠拢的趋势。基于结论,本文认为调整官员考核晋升机制、提高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以及合理测定转移支付资金额度这三方面可以作为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参考方向。
【关键词】转移支付 财政自给 基本公共服务 门槛效应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新常态背景下社会事业财政投入重大问题研究”(17JZD014),项目负责人:孙玉栋;;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研究——以浙江省为例”(2018029);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探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