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沪港通制度改善了我国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吗?

2018-07-31分类号:F832.51

【作者】董秀良  张婷  关云鹏  
【部门】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既是证券市场发展的核心议题,也是政府监管部门各项改革政策的初衷。鉴于资源配置效率是由定价效率来实现的,因此通过检验证券市场定价效率可以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价。针对我国证券监管部门推出的沪港通实施效果,我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采用股票价格对公司未来盈余的反应能力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较沪港通实施之前,沪股通标的股票价格对未来盈余信息的反应系数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反而有所下降。而进一步利用股价对未来现金流反应能力的检验结果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这表明沪港通的实施至少到目前为止远未达到提升内地股市定价效率的应有效果。不过,沪港通的开通对香港市场的定价效率提升、市场活跃度、股指上行却有着显著作用,但对沪港两地市场总体而言,还远没有达到帕累托改进的目的。
【关键词】沪港通  股票定价效率  未来盈余反应系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石油价格冲击下的国际粮食波动对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与政策选择研究”(71373100);;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吉林省农民种植意愿影响研究”(20180418021FG);; 吉林大学985平台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