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2018-07-28分类号:F125;F426.2
【部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随着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加剧,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一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是该国可再生能源产品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综合体现。本文采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和显性比较优势(RCA)方法,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1)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而出口额绝对量的增长掩盖竞争力下降的实质;(2)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同行业差异较大,太阳能产品比较优势较强、水利能和地热能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3)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不断向需求增长较快的区域市场集聚,东盟和南亚市场增长较快;(4)增长效果是导致出口总额波动的主要原因;(5)结构不优是影响中国可再生能源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 可再生能源 国际竞争力 CMS模型 显性比较优势(RCA)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太阳能光伏扶贫运行机制的系统性评价与政策创新研究”(17ZDA085);; 中央高校科研基金“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可再生能源互补性与合作潜力研究”(G132352171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软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