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视角下农业产业集聚的增收效应研究——基于蔬菜专业村的实证
2018-07-26分类号:F323.8;F326.13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以小规模农户地理集聚生产为表现形式、以专业村为基本构成单元的主产地连片发展模式,是中国农业产业格局的重要特征。本研究基于黄淮海与环渤海的设施蔬菜优势主产区的蔬菜专业村级调研数据,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支撑,利用空间Durbin模型、两部制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从空间相关性及空间异质性的视角考察产业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形成的马歇尔外部性显著提高本地农民收入;周边专业村的产业集聚与地理距离共同作用对本地农民收入产生空间溢出,并具有地理距离递减性特征;产业集聚程度不同的专业村对彼此溢出关系的反应具有空间非对称性,容易形成专业村发展的"极化效应";另外,产业集聚、技术指导对于农民收入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聚 农民收入 空间溢出 空间异质性
【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果类蔬菜产业创新团队项目”(编号:BAIC01-2016);;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北京蔬菜生产碳足迹及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编号:15JGA0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粮食作物丰产增效资源配置机理与种植模式优化——粮食主产区作物种植模式资源效率与生态经济评价”(编号:2016YFD0300210)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