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中主权信用风险的防控——来自欧债危机救助的经验与教训
2018-07-25分类号:F125;F832
【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许多合作项目建设实质上都是资本输出,东道国主权信用状况对合作项目资金的安全收回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沿线国家中,位于欧洲、中亚、东南亚地区国家的主权信用级别相对比较高,其他国家受国内政治局势不稳定、资本外流压力较大、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等因素的影响,主权信用级别相对较低,容易在主权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之间出现风险交叉传染的现象,从而增加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难度。因此,对于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的有效防控,既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防范其他各类风险的基石,也是成功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必要前提。基于此,本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欧债危机救助对主权信用风险防控带来的经验与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控"一带一路"建设中主权信用风险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主权信用风险 主权债务危机 国家风险 对外投资风险 欧债危机 国际资本流动 财政收支平衡 结构性改革 全球价值链 经济全球化 国际金融市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研究”(批准号:16ZDA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人口结构变化对城镇居民住房需求的冲击: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批准号:71603061)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金融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