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稻——虾系统中不同“碳/氮”投喂方式对克氏原螯虾食性的影响
2018-07-24分类号:S966.12;S511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摘要】为改善克氏原螯虾在稻—虾共作模式下对稻田中丰富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本研究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碳源(麸皮、葡萄糖)调节饲料"碳/氮"(C/N)分别为8,12,16三个组别进行投喂,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各组克氏原螯虾的食性。结果显示,(1)不同C/N投喂组中不同规格成虾肌肉中的δ13C和δ15N值均较本底显著降低,成虾肌肉的δ13C值随投喂饲料C/N的增加而下降,B组不同规格成虾肌肉的δ15N值均较其他两组高。同一C/N投喂处理组中,1级小规格成虾肌肉的δ13C和δ15N值均为最高。(2)通过食性分析,组A中不同规格的克氏原螯虾的第一食物来源均为饲料,占比38.03%~44.17%,组B中饲料仍为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的第一食物来源,但是占比下降为22.13%~25.35%,组C中1级小规格成虾中有机碎屑为第一食物来源,占19.93%,2级中规格成虾及3级大规格成虾的第一食物来源饲料进一步下降为18.85%和19.40%,组B及组C中浮游动物、藻类、喜旱莲子草等天然饵料食物来源占比均较组A显著增加。研究表明,通过优化C/N的投喂模式,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对于稻田天然饵料的利用率,避免饲料的过度使用和浪费,有利于实现对稻田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 稻-虾共作 C/N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 食性分析
【基金】上海市科委农业领域科技支撑项目(15391912100);; 江苏省渔业科技类项目(D2017-1-1);; 上海高校水产学高峰学科建设专项(2015-62-0908)~~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