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的实证分析
2018-07-20分类号:G434
【部门】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摘要】2017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结果。从课程论的视角并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对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分析发现,具有分布相对集中、提供精品优质学习资源、团队教学、评价方式多样以及选课人数众多等特点。但同时存在着突出问题:分布不均衡,包括高校之间认定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量差别较大,大多数课程为东部地区高校开设,文科课程偏多;"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课程入选数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交互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升,缺乏见面课以及考核方式有待改善等。因此,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可采取以下对策措施:促进均衡发展,改善交互,安排一定的见面课,鼓励团队和不同职称教师开设慕课,鼓励"远程学习+本地辅导教师+学分转换"的教学模式,建立系统的国家标准供相关人员和组织参考。
【关键词】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认定 特征 问题 路径
【基金】2018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认定的实证研究——以首批认定的500门课程为例”(18LZUJBWZY083);; 2017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基金“高校慕课(MOOC)学分认定的实证研究”(2017YB132)的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高教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