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绥芬河三块鱼不同群体的种属划分及起源
2018-07-15分类号:S917.4
【部门】淡水鱼类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特殊生境鱼类种质特性与抗逆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黑龙江省东宁市水产局
【摘要】为进一步明确中国绥芬河三块鱼属(Tribolodon)鱼类的分类地位及其起源,本研究依据表型和洄游产卵时间,将珠星三块鱼(Tribolodon hakonensis)、三块鱼(T.brandtii)及二者疑似杂交种与日本珠星三块鱼共53尾样本的COI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和比较。COI有效序列长度为637 bp,共检测到8种单倍型,其中三块鱼独享4种、珠星三块鱼独享3种、日本珠星三块鱼独享1种;疑似杂交种虽与三块鱼共享2种单倍型,却有80%的个体的单倍型与珠星三块鱼主效单倍型一致。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珠星三块鱼与珠星三块鱼南方型(sourthern forms of T.hakonensis)聚为一支,日本珠星三块鱼与珠星三块鱼北方型(northern forms of T.hakonensis)聚为一支,三块鱼(T.brandtii)单独聚为一支,由此可以确定日本海大彼得湾经俄罗斯滨海区溯河到中国河区产卵的三块鱼实为珠星三块鱼南方型和三块鱼。遗传距离结果显示,珠星三块鱼南方型和北方型的遗传距离为0.023,符合COI类群间的划分依据(>0.02),支持将它们划分为两个有效种或亚种更妥当。依据COI分析结果,推测珠星三块鱼南方型和三块鱼存在杂交的可能性,提出了三块鱼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绥芬河 三块鱼 杂交种 COI基因 系统进化
【基金】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FY1107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4A11JC0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