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国不同年龄组别的城镇劳动者产出效率研究——兼谈对合理延迟退休年龄的启示

2018-07-15分类号:F224;F249.2

【作者】刘万  
【部门】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劳动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利用2000年和2010年两截面宏观数据分次估计了中国城镇劳动者15-59岁分年龄组的产出弹性,所获得的"产出效率-年龄"特征曲线呈倒U型。总样本显示,2000年产出效率最高年龄组为45-49岁,尽管曲线右端下沉,但显示高龄组依然有较高效率;2010年产出效率最高年龄组为30-34岁,曲线右端进一步"下沉",反映高龄组的相对效率有所下降。东部地区最有效率者越来越集中于年轻组,中西部地区最有效率群组的年龄有所提高。鉴于工资可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效率,根据CGSS(2002-2012)各年份数据所刻画的"工资-年龄"特征曲线变化,恰好反映十年间高龄组相对工资水平在下降,这应能说明上述总样本结论的可信。未来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时,可考虑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临近退休的劳动者产出效率的持续变化,尽量使延迟节奏与他们的产出效率改善状况相一致。
【关键词】分年龄组产出效率  分年龄组工资  延迟退休节奏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4BRK006)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