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越评级越失衡?——我国医院等级评定与医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2018-07-15分类号:R197.32

【作者】吕国营  赵曼  
【部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政府主导的医院等级评定制度对我国城乡医生人力资源非均衡配置的影响。理论分析认为,医院评定等级是政府主导下形成的一种行政型声誉,在信息不对称的医疗服务市场上发挥了信号功能,扭曲了医生的执业地点决策和患者的就医决策,使"三甲"医院具备了强大的"资源虹吸"能力;随着"三甲"医院比重的上升,医院间竞争程度加剧,"三甲"医院的"资源虹吸"动机得到强化,"虹吸效应"将进一步加重。因此,医院等级评定制度是造成我国城乡医生人力资源非均衡配置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三甲"医院"虹吸效应"显著存在,"三甲"医院比重每增加10%,城乡医生人力资源非均衡配置程度将显著扩大16%~21%;(2)"三甲"医院的"虹吸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最为突出,东部地区相对较小;(3)"三甲"医院的"虹吸效应"在"新医改"实施后有所减弱。本文的启示在于,在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摒弃行政等级化的计划管理思路,弱化政府主导的医院等级制度对患者和医生的扭曲激励,抑制"三甲"医院的资源"虹吸效应",从而促进我国城乡医生人力资源的均衡配置。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医院评级  行政型声誉  医生人力资源  虹吸效应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老年人口健康促进机制研究”(14BRK013)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