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东北官聘西医及其薪津状况考析
2018-07-15分类号:R2-09
【部门】中山大学历史系(珠海)
【摘要】受地缘政治和疫情影响,东北地区是清末中国卫生行政创立的前沿,不仅早在1870年左右就聘用了英国医生出任海关医官,而且在1899年开始聘用西医出任营口卫生局官员。文章利用清末东北官聘西医的档案资料,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列强的压迫。直到新政官制改革,奉天开始聘请中外西医出任新设立的卫生机构和医院的官职,并支付相对较高的薪资。在东北大鼠疫期间,为了应对严重的疫情,东北官府除在天津、上海、广东、北京等地聘请中外医生外,还在东北各地聘请日本医生参与防疫。这些西医不仅领取较高的薪资,而且约定了相当数额的抚恤金。为此,清政府特别制定抚恤金的等级标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政府对西医资格的认定标准。最后,文章认为清末东北官聘西医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对中西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官聘西医 薪津 西医评定标准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