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中华羊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EST-SSR分析
2018-07-15分类号:S543.9
【部门】西南民族大学生命与科学技术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
【摘要】采用EST-SSR分子标记对来自四川、西藏、青海的24份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17条引物共检测到102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每条引物5~8个;平均多态性位点6个,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93%;遗传距离变幅范围0.188~0.675,平均值0.486,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值在0.240~0.470变化,平均值为0.381,这揭示了供试的中华羊茅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间亲缘关系与其地理来源等相关性较低,其中I-2-23-7和I-14-1-1野生材料表现出了独特的遗传特性,与其他供试材料间均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通过地理海拔的分析,发现分布于中度海拔(3 000-3500m)的中华羊茅种质具有最高的Nei’s基因多样性(0.304 3)和香农多样性(0.462 2),遗传变异较高。本研究结果为青藏高原中华羊茅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中华羊茅 EST-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基金】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专业实践重点项目(CX2017SZ074);; 国家重点研发技术(2017YFC0504806);;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青藏高原牧草育种岗位(CARS34);; 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14TD0049)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