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磷虾目分子系统进化

2018-07-15分类号:S917.4

【作者】谌微  马春艳  冯春雷  王伟  王鲁民  马凌波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探讨磷虾目物种的系统进化关系,以磷虾目的 50种磷虾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分子变异,构建系统发育树,初步探讨了磷虾种属间亲缘关系。所分析COI基因可比序列长度为519 bp,共包含258个变异位点,全部为碱基替换,无插入/缺失位点。四种碱基含量分别为A 27.58%、T 35.47%、G 18.88%、C 18.07%,碱基A+T含量(63.05%)显著高于G+C含量(36.95%),表现出明显的T偏倚特点。50种磷虾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65~0.306,其平均值为0.186;而种内遗传距离为0~0.071,其平均值为0.017,平均种间距离约为种内距离的11倍。根据物种鉴定最小种间遗传距离0.020的观点,COI基因序列间的差异能够很好地区分各磷虾种。基于COI基因分别构建了4种系统进化树:邻接树(neighbor-joining,NJ)、极大似然树(maximum likelihood,ML)、最大简约树(maximum parsimony,MP)及UPGMA(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树。它们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均可分为三大支系:假磷虾属处于系统树的基部,是磷虾目中最早分化出来的一支;而包含磷虾种类最多的磷虾属则最后分化出来,表明其为磷虾类中相对较新的一个属。本研究较全面地阐述了磷虾目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磷虾目的线粒体COI序列变异可以用来研究磷虾属、种的分类单元及其系统进化问题,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磷虾目  线粒体DNA  COI  分子系统进化
【基金】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FY11070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14A1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D13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40619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