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网络的湖南“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2018-07-15分类号:S718.5
【部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研究中心 数字洞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空间网络的湖南"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空间格局演变规律,以促进湖南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方法】在"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演变发展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排列组合理论对湖南复合系统演变发展进行评价,并按照各子系统的等级差异进一步分类。运用空间网络相关理论,构建"以研究单元为节点、以研究单元复合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边权"的复合系统空间网络,引入空间依赖度对边权进行赋值,描述节点在局部空间格局中的地位,并结合节点度进一步界定关键节点和需调控的研究单元,从而提出复合系统空间格局优化的有效调控方式。【结果】湖南复合系统以生态优势型和生态较好型为主导,呈现向多元化和高度均衡发展的演变趋势。从拓扑结构来看,单一化和低度均衡型节点在空间网络的影响和作用较大;而多元化和高度均衡型节点的影响和作用较小。结合空间效应强度来看,单一化和低度均衡型节点在局部空间格局中的地位相对较低,改善空间较大;而多元化和高度均衡型节点的地位相对重要,具有辐射和示范作用。【结论】单一化和低度均衡型节点对整体空间格局的影响较大,但实际调控难度较大;而多元化和高度均衡型节点在局部空间格局中具有重要的辐射和示范作用,但该部分研究单元对整体空间格局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也是湖南"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面临的现实问题。进一步研究2015年湖南复合系统空间网络的节点度-空间效应强度发现,在优化空间格局主体思路的指导下,有效调控方式可确保关键节点在复合系统空间格局中的地位,并应对复合系统演变发展中存在改善空间(空间效应强度低于0.5)且对整体空间格局影响较大(节点度在5以上)的研究单元予以重点关注。
【关键词】空间网络 “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空间格局 湖南
【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8JJ3890);;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YBQ115);;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18YBC310);;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7B290);;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XJK17QGD019);;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017QY00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引进人才项目(2017YJ018,2016YJ028)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