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长期多维贫困、动态性与致贫因素
2018-07-15分类号:D669.5;F126
【部门】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0—2011年的连续追踪调查数据,结合多维贫困理论和持续时间分析法,构建了反映儿童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贫困持续时间的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并从动态视角分析了中国儿童的跨期贫困状况、城乡差异及其致贫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当贫困临界值为0.3,贫困持续期为3期时,全国49.55%的儿童陷入长期多维贫困,且农村长期多维贫困的儿童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城市地区;在儿童多维贫困的4个维度、11个指标中,儿童入学、家庭照顾、时间自由和信息获取在不同持续期内对儿童多维贫困的综合贡献度超过70%。在影响儿童长期多维贫困的4个维度、11个指标中,户主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家庭人口数、社会关系、家庭收入以及区位因素对儿童多维贫困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儿童贫困 长期多维贫困 动态性 致贫因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融因素对玉米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及预测效果研究:基于粮食金融化视角”(71603153);; 陕西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陕西玉米全产业链价值融合及增值创新模式研究”(2016D0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项目“黄土高原旱地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综合效益评价”(GK201803092);; 安徽大学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给予的特别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