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在“一带一路”货币圈发挥了锚效应吗?——基于人民币与主要国际货币比较研究
2018-07-12分类号:F125;F832.6
【部门】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开辟了我国对外投资新渠道,为人民币发挥锚效应提供了新平台。本文分别检验人民币、欧元和美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的联动态势并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元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欧元在中东欧的锚效应较强,而人民币在中亚等内陆地区的影响力较大。使用经典"货币锚"模型对样本国家货币进行固定效应检验后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人民币对此类货币的影响日趋显著。虽然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的锚效应总体上远逊于美元和欧元,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和沿线国家经贸联系加强,人民币锚效应将逐渐扩大。适当使用外汇储备投资"一带一路"沿线优质项目、善用新兴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平台以及加强与IMF合作将有利于促进人民币锚效应提升。
【关键词】一带一路 锚效应 联动态势检验 数据可视化 主要国际货币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常态下‘一带一路’建设新兴开发性金融机构支持研究”(16FGJ002)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