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群体的集体记忆建构与维系
2018-07-12分类号:F299.21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摘要】中国全面而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使一部分乃至一代农民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变。迁入城镇的"新市民"虽已历经政策定义与社会认知层面上的"城镇化",但在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仪式行为的操演与社会关系的实践中仍然长期保持着"农民"的方式。这既是乡村记忆深刻历史性的体现,也是嵌入在农村集体意识和农民生命轨迹之中的记忆表达。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并以社会记忆为视角,将政策推动的"城镇化"和"市民化"作为改变乡村社会记忆框架的历史事件背景,尝试探索和论述已经经历过城镇化变迁的农民在社会生活与政策环境重构中,保留和建构社会记忆的方式与途径。同时分析阐述在国家政策与权力的影响之下,这些方式和途径所体现出的"新市民"社会记忆的建构逻辑和影响因素,以此来进一步加深对农民市民化进程的理解。
【关键词】城镇化 农民 新市民 社会记忆 市民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13&ZD043)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