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信用评级调整有信息含量吗?——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证据

2018-07-10分类号:F832.51

【作者】林晚发  陈晓雨  
【部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证券交易所  
【摘要】随着2016年债务违约潮的出现,信用评级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信用评级调整是否存在信息含量。研究发现,信用评级调整有着显著的市场反应。当信用评级上调时,债券累计超额信用利差将减小;当信用评级下调时,债券累计超额信用利差将增大,且信用评级上调的市场反应大于信用评级下调。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结论在股票市场中也存在。另外,在2016年之前,投资者更关注信用评级上调,而在2016年之后,投资者更关注信用评级下调。最后,评级机构类型也会影响信用评级调整的市场反应。
【关键词】信用评级  信息效应  债券市场  评级机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评级的信息效应与功能效应:基于评级机构异质性视角”(项目批准号:71602148);;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卖空压力,信息传递与债券市场反应”(项目批准号:16YJC630065)的阶段性成果;;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因素与经济效应”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证券市场导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