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从创造性适应到创造性转化:社会学的中国主体追求

2018-07-10分类号:C91

【作者】肖瑛  
【部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中国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如乡村建设和工业化方案,文化建设如家庭存废,以及学科建设如社会学的中国化等各项现代化探索。这三类活动不仅在主题上有某些共通性,如家庭同公共性的关系,而且贯穿着理论与实践、学术与社会的互构等基本线索。更为重要的是,虽然不同知识分子在是"创造性地适应"西方文明还是在中西之间"创造性转化"地再造新文明之间有着分歧,但他们从来没有偏离中西古今框架,没有背弃重建中国社会和中国学术主体性的目标。今天,要确立社会学的中国主体地位,需要以反思这段历程为基础,汲取他们的总体性视野和历史意识,在中西古今之间开展艰难的创造性转化工作。
【关键词】社会学中国化  创造性适应  创造性转化  社会学的总体视野  历史社会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当代中国转型社会学理论范式创新研究”(17ZDA112)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