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割复合体BC_1材料性状的遗传变异与相关分析
2018-07-10分类号:S566.1
【部门】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摘要】探讨斑茅割手密复合体后代叶片性状与单茎性状的关系,为挖掘斑茅、割手密农艺性状的优异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对斑茅割手密复合体GXASF108-2-28分别与甘蔗品系GT05-164和GT05-3279杂交获得的BC1后代及亲本共15个材料伸长期蔗叶性状(绿叶数、总叶数和绿叶面积)和单茎性状(株高、茎径和单茎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组合后代在绿叶数、株高、茎径及单茎重上都有超越双亲或亲本之一的优势。绿叶面积在6个数量性状中遗传变异最大,且与株高和单茎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可作为斑割后代产量相关性状的间接选择指标。聚类分析表明,16份材料可以分为4大类,Ⅰ类材料12-A6-1、12-A6-3、12-A6-5、12-A6-25和12-A6-27绿叶面积大,总体表现较佳,是进一步研究利用的重点材料。
【关键词】斑茅 割手密 斑割复合体 叶面积 单茎性状
【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B16380126);;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2015YT04);; 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17195100);; 广西“八桂学者”专项(2013-03);;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甘蔗创新团队项目(gjnytxgxcxtd-0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41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