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消费与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来自2015年CSS的经验证据
2018-07-05分类号:F323.6;F323.8
【部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摘要】人情消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并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结合2015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以人情消费作为代理变量,采用有序Logit模型、有序Probit模型,在考虑个体异质性因素、地区因素基础上,考察人情消费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情消费与农村居民幸福感呈现典型的"倒U型"关系,人情消费具有福利效应的"拐点"出现在家庭人情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约为42%处。通过变换估计方法、替换被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果依然成立;当人情消费位于均值11.41%处,农村居民自我幸福感评价为"非常幸福"的概率显著提高8.8%;人情消费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群体差异,西部地区、低收入、已婚、中老年群体人情消费超过"拐点"的比例更高,党员超过"拐点"的比例则明显低于普通群众。
【关键词】人情消费 主观幸福感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有序Logit模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研究”(10JZD0016)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