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感染虾肝肠胞虫的群体及组织间差异性分析

2018-06-28分类号:S945.4

【作者】程东远  邱亮  宋增磊  万晓媛  董宣  谢国驷  黄倢  
【部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摘要】对来自河北黄骅(HH)、山东平度(PD)、江苏吴江(WJ)和山东日照(RZ)的4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群体进行了对虾生长参数测量,用Taq Man q PCR检测了凡纳滨对虾各群体的肝胰腺组织中和RZ群体多种组织中的虾肝肠胞虫数量(Amount of 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结果显示,在主要生长相关参数中,RZ群体最优,该群体EHP载量也最低。不同群体的样本数EHP对数直方图的模式存在差异,HH和PD群体的EHP对数呈双峰分布,而WJ和RZ群体的EHP对数呈单峰分布,代表EHP在不同群体中可能存在不同的传播模式。EHP对数呈单峰分布的群体或从多峰分布的群体中分离出的高EHP对数子群体的对虾体长或体重与EHP对数呈显著的负相关。RZ群体中,各个体不同组织中EHP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肝胰腺>中肠>血淋巴>鳃>肌肉。肝胰腺、中肠和鳃3个组织中EHP对数相互间的相关性为99.9%的极显著水平(P<0.001);除了中肠与血淋巴和肝胰腺与血淋巴以外,其余组织间EHP对数的相关性也达到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水平。用DIG标记的EHP探针对肝胰腺、肌肉、鳃、肠道组织的原位杂交显示,肝胰腺是主要的EHP感染组织,其他组织中杂交信号较弱,但各组织中有少数细胞的EHP易感。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虾肝肠胞虫  生长参数  原位杂交
【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2016-2018);;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项目(2015ASKJ0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7);; 948计划(2016-X56);;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