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空间下国家级新区空间重构过程与机制--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2018-06-26分类号:F127
【部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大学(深圳)未来城市实验室
【摘要】制度空间是特定的地理空间中某些被建构并产生有效影响力或影响范围的制度,它是我国国家级新区的重要表征之一,也是推动空间重构的重要因素。建构了"制度空间—行为选择—空间重构"的分析框架,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空间分析相互结合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两江新区的制度空间、主体行为与空间重构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两江新区经历了构想空间、产业空间到消费和居住空间的重构过程,"强激励"与"弱约束"的制度空间扩大了主体行为的空间与资源,是空间重构的内生性力量。地方政府借助制度空间条件,通过空间规模扩张、空间开发垄断和空间场所营销等"理性"行为,在发展初期实现了对空间开发的主导和操纵。随着建成环境的不断完善及地方政府的制度实践,企业"趋利性"投资促进了空间转型和土地升值。原农村居民的"服从配合"和空间让渡助推了空间重构,而不断壮大的富裕和中产阶层通过空间消费,逐渐成为空间重构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
【关键词】制度空间 空间重构 理性选择 主体行为 重庆两江新区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6M600852);; 北大—林肯研究中心2017—2018年度研究基金项目“国家制度空间下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的特征与机制研究——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
【所属期刊栏目】城市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