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尺度的互联网企业空间格局与演化——以扬州市区为例
2018-06-26分类号:F49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扬州市职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江苏易图地理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基于扬州市区2006、2012、2016年互联网企业数据,以社区为研究单元,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验证不同周期、不同类型互联网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区位选择特点,为中小城市互联网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互联网企业数量由内至外圈层呈低—高—低空间形态,企业密度由高往低逐圈层递减;企业空间分布经历了集聚—随机—集聚的变化过程,分布热点由内城区逐步向外城区、近郊区扩散。(2)不同类型互联网企业中,技术研发型集聚程度最高、工业互联网型次之、电子商务型最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中,初创型企业空间分布以内城区、外城区为主,成长型、成熟型以近郊区为主,部分成熟型企业出现了企业部门分离趋势;不同生命周期互联网企业经历了从内城区、外城区向外扩散的过程。(3)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互联网企业区位因子差异显著。办公用房租金、住宅租金、集聚要素对各类、各生命周期互联网企业均有高强度影响,区域路网密度、高速公路出入口为中等程度影响,生态环境影响较低;专业市场、CBD对电子商务企业及初创型互联网研发企业有高强度影响;成长型、成熟型技术研发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对人才条件、产业园区要素更为敏感。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 工业互联网企业 空间格局 企业生命周期 研发型 负二项回归 扬州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74);;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课题(苏教师[2016]15号);; “江苏省高等院校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资助项目”(2016TDFX014);;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KJXM2015010)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