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2018-06-26分类号:F127;F299.27
【部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国家级新区作为我国区位导向性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不同空间尺度进行资源整合和功能培育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2006—2016年间10个国家级新区所涉及城市的122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国家级新区对本地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因新区管治模式和所在区域的不同而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在全国尺度上,国家级新区对GDP增长和FDI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地区层面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中、西部地区的国家级新区对GDP增长和FDI增长的贡献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究其原因,是不同地区在基础设施、经济集聚、制度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影响了国家级新区的边际效用。基于管治模式的分析表明,行政主体的多元化降低了国家级新区的管理绩效,行政主体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更高。最后,文章建议对国家级新区政策工具的善用,需要注重其选址的科学性及管治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国家级新区 区位导向性政策 行政主体 管理绩效 经济增长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6M600852);;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中心2017—2018年度研究基金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