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机器人的技术伦理及影响

2018-06-25分类号:B82-057

【作者】赵璐  涂真  徐清源  刘松吟  
【部门】北京大学  国家信息中心  
【摘要】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日趋智能化,从机械机器人到仿生机器人甚至到类人机器人的转化背后体现了人类对人造生命的高层次需求。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对技术发展的批判视角,剖析人与技术互构的产物—机器人,其发展中的人类需求逻辑及所带来的社会性后果。在现有文献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聚焦生产与生活两大领域的机器人"类人化"实践,发现在控制论影响下将机器人和人类同为生命的信息系统后,人类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拓展人类智力、社交互动、情感需求等层次需要的逻辑下,使得机器人不断"逼近人性"。同时,机器人成为技术合理化的一种方式后,对生产关系带来的冲击与对伦理关系造成的困境等非合理化的社会性后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器人  技术  社会后果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作为发展要素的互联网资本研究”(16JJD840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电子平台的规则演化及其对网络社会治理的启示研究”(14YJC840028)
【所属期刊栏目】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