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错位及其演变分析
2018-06-25分类号:F127;F592.7
【部门】运城学院经济管理系
【摘要】本文以山西省11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7-2016年的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增长实际数据,采用空间错位分析法对山西省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错位现象进行分析,并构建山西省11地市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空间错位指数,深度刻画出山西省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在时空上的错位特征和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近10年来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错位波动较大,高峰值分别在2011和2013年,低峰谷值出现在2008和2012年,2013年后整体错位趋势逐渐趋于平缓。其中朔州一直处于负错位区,忻州由高错位逐步转为中错位,晋中、大同的正错位突出,阳泉和晋城处于中错位区,而运城、临汾、太原等地区一直处于低错位区,同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 经济增长 空间错位 二维矩阵分析
【基金】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晋教科[2017]12号);; 2017年山西省艺术规划课题(2017A22);;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264);;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7041020-4);; 运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项目(XK-201707)
【所属期刊栏目】特区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