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锁定效应研究
2018-06-25分类号:F425;F832.6
【部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文章基于锁定效应理论,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对FDI进入我国制造业的锁定效应进行了细致分析。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利用锁定效应形成机理分析了我国锁定效应形成的原因。其次,通过将我国制造业区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采取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从劳动力锁定、资本锁定、技术锁定三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FDI进入后对中国制造业的锁定效应。实证分析表明:FDI无论在哪种类型企业中看重的都是低廉的劳动力要素,很少带来技术进步,而出口的增长也并未改善此种情况。因此,企业基本被锁定在了生产的最低环节,随后,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我国当前应加大对我国现有低端劳动力的培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另外对进入的外资要进行导向性引入。
【关键词】直接投资 制造业企业 锁定效应 转型升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A01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2017年度蓝皮书项目(2017L-04)
【所属期刊栏目】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