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施对盐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8-06-15分类号:S512.11

【作者】李夕梅  韩伟  郭卫卫  张洪生  穆平  张玉梅  
【部门】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耐盐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摘要】为探究盐碱地冬小麦的合理施肥措施,以青麦6号为材料,在东营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设置复合肥(CK)、有机肥(T1)、过磷酸钙(T2)、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施(T3)4种处理,于开花期(花后每7d取样1次)分别测定旗叶可溶性糖含量和灌浆速率,挑旗期、孕穗期、开花期(花后每7d取样1次)、成熟期按茎+鞘+叶、穗轴+颖壳和籽粒分别测定干物质积累量并计算分配率,成熟期调查穗数、穗粒数,收获后风干、脱粒测千粒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T3处理旗叶可溶性糖含量在整个灌浆期均处于最高水平;T3处理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转运量(1901.85kg·hm~(-2))、转运率(15.29%)和对籽粒的贡献率(21.93%)均较低,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6729.19kg·hm~(-2))及对籽粒的贡献率(78.07%)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3处理干物质向茎鞘叶(42.01%)、穗轴+颖壳(19.29%)的分配比率较其他处理均低,而干物质向籽粒(38.69%)的转移比例较高;T3处理的灌浆速率在前期虽然较低,但花后14d开始高于其他处理,且在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灌浆速率;T3处理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分别达到7.12×106·hm~(-2)、33.55、42.01g和8523.32kg·hm~(-2),与其他处理相比,均表现为最高。综上,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施(T3处理)是盐碱地冬小麦获得高产的合理施肥措施。
【关键词】盐碱地  小麦  施肥措施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灌浆速率  产量
【基金】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663/1116031,663/1113348)
【所属期刊栏目】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