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会馆运营与商帮力量的互动——以福州绥安会馆为例
2018-06-15分类号:F279.29;K249
【部门】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摘要】清代福州南台绥安会馆的运营经历了三个阶段。乾隆、嘉庆朝由建宁米、盐商人共同创建会馆。道光朝以后,盐商逐渐成为绥安会馆的主导力量,米商渐少。光绪朝以后,邵武纸业等帮附入会馆,形成了两县商帮合伙运营的格局,持续到1930年代。这一过程与商帮力量发展形成了有机互动。建宁商帮主要从事闽江流域内的商品贩运,从米、木行业逐渐转入盐业。虽然盐业风险较高,但能迅速积累相当规模的资本,主导会馆运营。邵武商帮以山林产品的外销转运为主,资本积累较缓慢,长期在会馆中处于依附地位。
【关键词】清代 绥安会馆 商帮 福州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