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双季稻田土壤微生物和碳库的影响

2018-06-14分类号:S511.42

【作者】姜利红  谢桂先  刘强  荣湘民  向秀媛  李波  
【部门】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农田污染控制与农业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植物营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摘要】通过4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施肥(WF)、不施氮肥(WN)、单施化肥(CF)、猪粪替代20%氮肥(ZF)、猪粪堆肥替代20%氮肥(DF)、沼渣沼液替代20%氮肥(ZYF)6种施肥处理对双季稻田土壤的酶活性、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SMBC)含量、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有机质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双季稻田土壤中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总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含量以及碳库活度指数、碳库管理指数,但处理间存在差异,以DF效果最好;连续耕作4年后,DF处理的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以及SMBC、SMBN含量分别比CF的提高了67.94%、50.30%、55.51%、17.96%和50.17%;DF的土壤磷酸酶、脲酶、转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比CF的提高了18.19%、7.85%、73.47%和105.00%;总有机质、活性有机质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比CF的提高了15.17%、58.40%、71.98%。综合分析,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稻田土壤中磷酸酶、脲酶、转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和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SMBC和SMBN的含量以及碳库管理指数,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尤其是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是扩大土壤碳库、提高土壤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双季稻田  有机无机肥配施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土壤碳库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5B04,2014BAC09B01);; 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14K047,14K048)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