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税费时代乡村治理问题与治理措施——基于文献的讨论
2018-06-13分类号:D422.6
【部门】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伴随农业税费的取消,我国乡村由农业税费时期进入后税费时代,然而乡村治理却出现了新一轮的问题。基于文献,本文梳理出后税费时代基层政权面临治理资源内卷化、公共服务缺位化、驻村干部离村化等问题;基层组织面临制度运行形式化、干群关系离心化和乡村治理谋私化等问题;农民群体面临集体合作困难化、参与治理冷漠化和刁民群体主流化等问题。而造成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基层政权异化为高谋利型、维稳型和悬浮型角色,行为异化为频繁运用私权手段、选择性治理和不出事不作为的逻辑;基层组织异化为去政治化、不在场的角色,行为异化为硬指标化、怕得罪的逻辑;农民群体异化为原子化、边缘化和灰化角色,行为异化为不配合、消极者和谋利型上访的逻辑。基于后税费时代问题表征和成因的分析,本文提出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时期应加强对基层政权权力的监控、重新定位基层政权的职能、规范基层干部的行政行为;健全乡村基层组织的治理体系、转变村干部观念和职能、搭好基层组织乡村振兴的班子;重塑农民集体化观念、调动农民全方位参与积极性、建立农民权利义务关联纽带。
【关键词】乡村治理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 基层政权 乡村基层组织 农民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移民工程的跨学科研究”(编号:13&ZD172)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