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以股票市场为例

2018-06-12分类号:F832.51

【作者】刘澜飚  郭子睿  王博  
【部门】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沟通有助于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前瞻性和预防性的功能,抑制系统性风险的积累。本文利用2009年4月—2016年12月的数据,运用事件分析法研究了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沟通对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乐观的宏观审慎监管沟通会对股票市场收益率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悲观的宏观审慎监管沟通的警示作用并不显著,只有房地产行业指数表现出显著的负面反应,中性的宏观审慎监管沟通影响具有异质性。中国人民银行和原银监会作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机构,其沟通效果具有各自的特点,但都是通过协调渠道而非信号渠道发挥作用。为增强宏观审慎监管沟通的有效性,我国宏观审慎当局应该明晰沟通的内容,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并做到"言行一致"。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  沟通类型  股票市场  事件分析法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结构性数据分析的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研究”(17ZDA07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审慎资本管制与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基于跨境资本套利和套汇视角的研究”(16YJA790047)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