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要素产出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效应研究
2018-06-10分类号:F301.2
【部门】重庆工商大学人口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摘要】目前,土地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更多地表现为非线性空间网络结构。基于我国30省市2005、2010和2015年省级土地要素弹性数据,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解析我国土地要素弹性的网络特征及其空间效应,并对我国不同省份经济空间地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从整体而言,土地要素投入空间关联紧密度逐渐增加、网络等级水平逐步降低,部分区域间经济均衡性在增强;高中心度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部分中部省份,对其他省份产生了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整体网络结构和个体网络结构对土地要素贡献率变动有显著影响,并有助于区域均衡发展。因此,制定土地政策必须深刻认清我国土地投入的空间网络关系和网络特征,高度重视不同区域间的土地要素的空间联系,通过产业转移、资金、技术等的流动提高土地级差收益和土地贡献率,促进区域间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和空间优化配置,全面提高土地产出弹性和贡献率。
【关键词】土地要素弹性 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社会网络分析 省际差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27213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YJA630006
【所属期刊栏目】商业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