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获量不确定性对印度洋大眼金枪鱼资源评估的影响
2018-06-06分类号:S932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摘要】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是最具经济价值的热带金枪鱼类,其资源状况一直是区域性金枪鱼渔业管理组织关注的重点。由于多种渔业作业、捕捞船队构成复杂,印度洋大眼金枪鱼的历史渔获量统计存在一定的偏差(Bias),但国际上近些年开展资源评估时都忽略了这一偏差。本研究根据1979~2015年的年渔获量、年龄结构渔获量及相对丰度指数数据,运用年龄结构资源评估模型(ASAP)对印度洋大眼金枪鱼资源进行评估,重点考查渔获量的不确定性(观测误差和统计偏差)对资源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当前资源总体没有过度捕捞,但2015年初显示轻微的过度捕捞,通过对比基础模型与8个灵敏度分析模型的评估结果发现,渔获量观测误差(CV)的预设对资源开发状态的判断有一定的影响。当渔获量统计偏差调整量为15%时(即历史渔获量被低估了),评估结果与基础模型基本一致;统计偏差调整量为20%时,评估结果有过度捕捞的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资源评估模型中渔获量观测误差的设定和历史渔获量统计偏差均会对评估结果产生影响,后者更为明显,因此,二者均不能忽略。
【关键词】印度洋 大眼金枪鱼 资源评估 渔获量 误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41306127);; 农业农村部国家远洋渔业观察员项目(08-25);农业农村部物种资源保护鲨鱼项目(17162130135252086)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