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资本化与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激励——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分析
2018-06-01分类号:F299.24;F301.2
【部门】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
【摘要】土地财政已经成为中国式财政分权下重要的制度特征。由于基础设施能够提升土地价值,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出让收入必然会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本文认为,在以房地产市场发展繁荣为标志的城市化背景下,除了"GDP晋升锦标赛"之外,土地出让产生的财政激励也是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动力所在。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选取未开发土地面积比例这一有效克服内生性问题的工具变量的实证分析表明:土地价格对于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的激励作用十分显著。然而,由于土地出让制度是针对增量土地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无法克服地方政府短视行为,因而逐步开征以房地产存量为税基的房产税应成为改革方向。
【关键词】土地出让 基础设施 资本化效应 房产税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双层博弈视角下的国际公共品供给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及应用”(17YJC790071);; 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经济新常态下吉林省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20160418071FG);; 东北师范大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吉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与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研究”(130021620)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探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