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与中国乡村转型发展——以河南省巩义市和鄢陵县为例
2018-05-30分类号:F327
【部门】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河南省城乡空间数据挖掘院士工作站
【摘要】农业转型升级是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主要引擎。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是国际农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本文以两个不同乡村转型道路的典型县域(工业化转型的巩义市和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鄢陵县)为例,利用区位熵、结构变化指数和专业化指数,在乡镇尺度深入分析新世纪以来乡村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乡村农业结构调整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乡村景观再造。主要结论为:(1)基于市场需求的农业结构调整与乡村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农产品提质增效倒逼耕地利用方式的现代化转变,并引致乡村景观的多功能再造。未来中国农业的转型方向将是规模化大宗农业与专业化精细农业并存;(2)无论是乡镇的非农化转型还是农业现代化转型,均可带来乡镇耕地的规模化、专业化利用以及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并引致乡村的进一步转型。工业转型县农业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要调整方向,农业现代化转型县以粮食和特色农作物为主要调整方向,并形成了特色专业村或产业集群;(3)农业结构调整方向更加与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相匹配,空间配置更加合理。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 专业化 乡村转型 巩义市 鄢陵县 河南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05,4143063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ZONGHE008);;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16IRTSTHN012);;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2300410144)~~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