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2013-2016年广西沿海养殖凡纳滨对虾2种病毒的流行情况调查

2018-05-28分类号:S945.49

【作者】梁静真  马沙  肖双燕  韩书煜  黄艳华  黄德生  张振豪  吕忠坚  覃志彪  黄钧  
【部门】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水生动物病害诊断实验室  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北海市合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防城港市企沙镇水产技术推广站  
【摘要】【目的】对2013-2016年广西沿海养殖凡纳滨对虾2种病毒(WSSV和IHHNV)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制定广西凡纳滨对虾WSSV和IHHNV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广西沿海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分别在钦州市、防城港市和北海市设立监测区,每个监测区设立15~25个采样点,2013-2016年于每年5-9月进行4~5次采样,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各监测区凡纳滨对虾的虾苗和中成虾进行2种病毒携带情况调查分析。【结果】2013年检测样品317份,WSSV和IHHNV阳性率分别为19.2%和37.9%;2014年检测样品145份,WSSV和IHHNV阳性率分别为13.8%和2.1%;2015年检测样品138份,WSSV和IHHNV阳性率分别为21.0%和2.2%;2016年检测样品88份,WSSV和IHHNV阳性率分别为21.6%和0。2013-2016年各年度之间广西沿海凡纳滨对虾WSSV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2013、2015及2016年钦州WSSV阳性率最高,2014年北海WSSV阳性率最高。4年间,虾苗WSSV阳性率显著小于中成虾阳性率。2013-2016年广西沿海凡纳滨对虾IHHNV阳性率呈显著下降趋势,虾苗IHHNV阳性率显著小于中成虾阳性率。2013年钦州IHHNV阳性率最高,2014-2015年北海IHHNV阳性率最高,2016年3个监测区IHHNV检测均为阴性。2013-2016年,WSSV和IHHNV混合感染的样品数量呈逐年减少趋势。【结论】2013-2016年,WSSV在广西凡纳滨对虾主要养殖区依然有不同程度的流行,虾苗WSSV阳性率显著小于中成虾阳性率;IHHNV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虾苗阳性率也显著小于中成虾阳性率。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WSSV  IHHNV  流行情况  广西沿海
【基金】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凡纳滨对虾产业创新团队计划(ngcytxgxcxtd-03-14-1);; 农业部专项项目(农渔发[2015]8号-[2016]7号);; 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专项项目(桂渔牧财[2013]35号-[2014]52号-[2015]97号-[2016]33号);; 广西大学博士启动项目(XBZ160128)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