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顾及生态损益的生态补偿支付次序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2018-05-26分类号:F205;X321

【作者】孙璇  曾菊新  陈四云  杨振  罗静  
【部门】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城市圈研究院  
【摘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不同主体功能区主导功能的发挥,其中合理确定支付次序对开展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假设的前提下,根据"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以湖北省为例,以44个重点开发区(提供补偿区域)和30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受偿区域)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损益视角提出生态补偿支付次序优先度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重点开发区接受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受惠量相对大小,补偿支付次序整体上遵循距离衰减规律,部分地区呈现"先后交错分布"的特点。(2)根据重点开发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致损量相对大小,补偿支付次序整体上呈"东先西后"分布。由先到后依次为东部武汉城市圈、中部江汉平原西部及其以北地区、西部地区。(3)顾及生态损益两个视角,重点开发区生态补偿综合支付次序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整体上为"东西先、中间后"分布,局部地区不同重点开发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支付次序的影响因素不同。
【关键词】生态损益  生态补偿  支付次序  重点开发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6JZD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83);;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立项项目(2017CXZZ004)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