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及发展模式
2018-05-26分类号:F592.7
【部门】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平台的旅游大数据为旅游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数据来源。基于网络游记攻略文本数据的挖掘,运用GIS空间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的空间格局及其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逐渐形成了以武汉市、长沙市、南昌市为重要支撑的"品"字型格局,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强的行政藩篱效应;旅游流空间差异明显,长沙市→湘潭市、上饶市→景德镇市、长沙市→岳阳市、武汉市→宜昌市等是主要流动方向;旅游流网络整体结构比较松散,且不均衡性强,主要由少数节点控制,系统内部存在较强的凝聚性;武汉市、长沙市是核心节点,南昌市是次核心节点,九江市、上饶市、宜昌市、岳阳市等是重要节点;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处于延伸扩展模式发展阶段,在城市群旅游流内部存在多个子嵌套系统。最后,就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流空间的优化,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 旅游流 网络结构 空间格局 发展模式 长江中游城市群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ZH106);;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LYC17-16);; 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6E021)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